實木是制作家具的主要用料,在中國南方的大山里,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。當?shù)厝藗兎N植的黃楊木,色澤亮黃溫潤如玉,是制作家具極佳的原材料。
陳師傅今年四十有七,在家具車間工作已有三十個年頭,精通各種
木工機械,每天看著一塊塊木頭在他操作的機器下,經(jīng)過鋸斷、壓刨、銑型、砂光,變成厚重古樸的家具,是他最開心的事情。
所有機械中陳師傅最喜歡的就是帶鋸機,兩個鋸輪加上環(huán)形閉合帶鋸條,常常讓老李想起前幾年還在流行的磁帶。按下開關,鋸輪帶動鋸條高速轉動切割木頭時發(fā)出的聲音令老李迷醉,搭配烏蘭圖雅的套馬桿,熱辣滾燙。
帶鋸機有很多種,立式帶鋸、臥式帶鋸、斜式帶鋸,以及跑車帶鋸。
陳師傅第一次見到跑車帶鋸時驚訝得目瞪口呆,跑車帶鋸的鋸輪直徑超過一米,帶鋸條寬度有20厘米。普通立式帶鋸機由師傅負責送料,而負責給跑車帶鋸機送料的,真的是一臺“跑車”。
車上裝有巨大的夾具,叫做搖尺裝置,將原木料穩(wěn)穩(wěn)的固定,搖尺可以調節(jié)木料相對于鋸條的距離,以此控制鋸切尺寸。車下有兩條軌道,跑車沿著軌道運動。高速轉動的帶鋸條發(fā)出震耳欲聾的轟響,伴隨著跑車的緩緩前進,巨大的樹干被切割成一塊塊地方料。
帶鋸機是個舶來品。1808年,英國人紐伯里(W·Newberry)發(fā)明了帶鋸機,但由于當時的鋸齒和焊接技術不過關,并沒有實現(xiàn)量產(chǎn),50年后,法國率先成功制作出了生產(chǎn)用的木工帶鋸機。雖然起步比圓盤鋸、框鋸機晚,但在這200多年里,帶鋸機已經(jīng)深入神州大地的每一座城市的每一家家具廠。
采訪過程中陳師傅忽然停下機器,“帶鋸的主要優(yōu)點是,可以鋸切特大徑級的原木和采用特殊下鋸法鋸切珍貴樹種原木。它使用的鋸條較薄,只有2~3mm,通常鋸屑損失比圓鋸機和框鋸機減少1/2~1/3,且進料速度比框鋸機高,一般為40-50m/min。鋸條較窄較軟,便于調整鋸口方向,合理下鋸,切割曲線形零部件。”
當然帶鋸機也存在一些缺點。陳師傅點燃一支煙,“鋸條太薄太軟,所以剛性低、溫升高,容易產(chǎn)生振動和跑鋸,不僅影響切割精度,而且危險度極高。這就要看木工的技術水平了,一個好的木工要能識別原木缺陷,合理選擇、看材下鋸。”
問到如何下鋸,陳師傅得意一笑,說出了自己多年的不傳之秘。
1.曲線鋸割法:鋸條越窄,鋸割的曲線半徑越小。12mm的鋸條可鋸半徑70mm的曲線;25mm的鋸條可鋸半徑250mm的曲線;35mm對應450mm、50mm對應800mm。用寬鋸條鋸割曲率半徑小的曲線時,可先鋸開幾條放射狀的鋸口,然后按曲線鋸割。
2.直內角鋸割法:鋸割直角形的轉角時,先在轉角處鉆一圓孔再鋸割。轉角余地大時可直接鋸割。
3.彎料、錐形鋸割法:鋸割彎料和錐形可用模板畫線,按線鋸割,也可用曲線靠模鋸割,即將曲線模板上到鋸臺上,將被加工件壓著模板送過去,就可鋸出相應的曲線或錐形。模板不能太厚,四面拋光,可做兩塊調換使用提高效率。
4.斜面鋸法:鋸割斜面可將機床工作臺面傾斜到所需的角度。也可不調整機床的臺面,做一塊有相應斜度的楔形木板(靠山)固定到臺面上,當工件沿著這塊楔形木板送過去時,就鋸出了所需要的斜面。
“好木工不僅要懂下鋸,還要懂機修。”說到這兒陳師傅麻利地打開了帶鋸機的箱體上下護門,開始更換帶鋸條。松開滑板固定螺釘,轉動升降手輪,使上鋸輪下降,鋸條松動,取出舊鋸條,將磨修好的鋸條套在上下鋸輪上,轉動升降手輪,使上鋸輪上升,張緊鋸條。所有動作一氣呵成,仿佛已經(jīng)成為身體本能。
“更換時要注意將鋸齒的銳角方向向下,不要上翻,用手轉動上鋸輪,看鋸齒是否全部露在鋸輪輪緣的外側面,如未露出即應再將上鋸輪加以調整,直到鋸齒露出輪緣,在上下鋸輪邊緣走動平穩(wěn),并垂直于工作臺面為止。”
在這個世界上,除了陳師傅,還有無數(shù)學者與木匠在對帶鋸機做著研究與改進。
這是國外的三輪帶鋸設計,兩個從輪固定,主動輪可調鋸條松緊,以提升鋸切精度與深度。
小型便攜式帶鋸機,木匠外出必備神器。
老一輩的人看來現(xiàn)在先進木工設備都太過輕薄,不夠原汁原味。陳師傅經(jīng)常會去看廠里年輕小伙子們操作的數(shù)控設備,只需要輕輕按下開關,所有加工都由機器完成,空氣中彌漫的機油味令他深感憂慮,這些年來木工的手藝就快失傳了,就連木屑的味道似乎也沒有當年正宗了。
科技的高速發(fā)展改變了傳統(tǒng)木工工藝,古早風格的木工正在消失,數(shù)控機械無法取代人類的智慧,卻帶來了企業(yè)最需要的批量與高效,以及人力所無法達到的快速精準和永不疲勞。
而這一切,陳師傅還需要時間來適應……